蓝蓝蓝天 发表于 2016-12-12 18:53:46

看新加坡是怎么搞医改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看来,新加坡医疗保健体制的表现一度位居世界第六。实际上,新加坡医疗体系并非一直光鲜。

  一度受困"大锅饭"心态

  新加坡最初承袭了英国的医疗模式,一度受困于“大锅饭”心态,遭遇了不少问题,包括:公共医院成本不断增加,卫生体系受困道德风险,医院人山人海,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趁经济起飞之际,大刀阔斧地推行医疗改革,才有了今天的成效。有评论认为,“新加坡体系”完全是针对欧美医疗体系的各种弊端发展起来的。

  改革之初,新加坡政府的指导思想有三条:

  1.政府宏观上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以期减少医疗卫生保健支出;

  2.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并保证百姓负担得起;

  3.提高个人责任心,避免百姓过分依赖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险。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新加坡政府逐步完善医保体系,先后推出了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和医疗救助基金(medifund)三项计划,在新加坡被统称为“3Ms”。

  1985年起,新加坡逐步推行市场主导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医疗服务体制,改组公立医院,使政府拥有其100%的产权。政府随即将公立医院的管理权交给有限公司,让各方代表成立董事会,决定医院的发展。政府给予了医院充分的自主权,将微观问题管理的权限下放到医院;政府仅保留了医疗服务价格等敏感问题的决定权。改组之后,医院享有充分自主权,同时又不失其公益性。

  医保体系:鼓励自力更生

  “3Ms”计划是新加坡医疗体系改革的核心,下面我们逐个讨论“3Ms”的三个方面。

  新加坡政府秉承“让全民自力更生”的理念构建国家医疗体系。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根据消费进行补贴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具有毁灭性的……社会和卫生福利如同鸦片和海洛因一样,一旦人们对此上瘾,再要取消社会福利就将是个痛苦的过程。”

  1984年,新加坡政府出面,强制规定雇主和雇员以共同承担的形式,拿出40%的工资,存入个人账户,以此加入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

  从1984年到1992年,保健储蓄账户总金额从30亿新币增加到90亿新币,并且在2012年(600亿)、2013年(649亿)和2014年(705亿)继续保持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雇员的年龄和保健储蓄计划账户挂钩,直接决定其缴纳率和存储限额。新加坡卫生部1999年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国按照“个人责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来筹措医疗资金。在新加坡,患者看病最少需要承担19%的医疗费用;在私立医院中更是需要全额支付。

  在保健储蓄体制下,病人有充分自由,可以随意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必须支付费用。服务的标准越高,其相应的费用也就越高。

  “自力更生”的原则在保健储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保健储蓄禁止多个账户的合并,只是允许个人使用账户为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支付住院诊费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如果户主去世,保健储蓄账户的所有余额将变成遗产。

  部分患者罹患严重疾病,医疗费用高昂,以至于保健储蓄计划无法提供足够支持。考虑到这一点,新加坡政府于1990年推出了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该计划本质上是一种针对个人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旨在补贴患者的长期住院费用和重大疾病的巨额治疗费用。

  近年来,健保双全计划的覆盖人数逐年增加。

  健保双全计划最高投保年龄为75岁,最高受保年龄为85岁,并且只提供给健康状况良好的会员。该计划的保险责任开始之前,会员必须提交其健康状况证明。除非本人明确表示拒绝,每一名合格的保健储蓄计划成员都会被自动加入到健保双全计划之中,保险费从保健储蓄账户里面扣除。

  健保双全计划的赔付金额存在上限:每个保险年度最多5万新币,终身总额不得超过20万新币。

  为了给贫苦患者提供“保护网”,新加坡于1993年4月设立了医疗救助基金(medifund),旨在为他们在医疗费用上提供财政支持。设立之初,新加坡政府拿出2亿元新币。此后每年,如果政府实现财政盈余,会再拿出1亿新币,补强医疗救助基金,直至总额达到20亿新币为止。届时,为病人提供援助的钱都来自这20亿的利息,而本金不动。

  以上正是新加坡医保体系的三个关键所在: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以及医疗救助基金。说完了所谓的“3Ms”,我们来聊聊新加坡公立、私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和互补。

  公私双轨并举

  新加坡医疗系统公私双轨并举,同时发展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和私人医生提供的私营医疗。公、私医疗机构分工不同,减轻了医院的俄负担,能够更好地利用医疗的人力、设备资源。

  就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来说,80%由私人医生承担,而政府医疗机构则负责剩余的20%。新加坡共有1470个私人执业的医生,以及大约1900家私人诊所。算上药费,均次门诊的价钱约为10到15新币(约合46到69元人民币)。

  对比较昂贵的住院医疗服务来说,公、私分工正好相反。80%的住院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负责,剩下的20%交给私立医院。

  不止如此,新加坡还要把高价住院服务“推向”私人医疗机构,让公立医院保留低价住院服务,进一步推动公、私两面的分工。按照卫浴、电视、病房人数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别,新加坡把住院服务分成四个等级,从优到劣分别为:A、B1、B2、C。新加坡政府给不同病房中的患者提供的补助金额也不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种病房的医疗服务标准基本相同。

  公平高效医生福利高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医生享有较高的福利;其医疗体系还有促进公平、提升效率等好处。

  新加坡公立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按照公务员标准领取薪水,同时享有基础工资25%的医务人员津贴。近年来,面对私人医疗机构在薪资水平上的竞争,新加坡政府还提高了公立医院医生的津贴,以挽留人才。此外,医生如果工作繁重,还能以医疗账单为基准得到奖金。

  新加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4年,新加坡26家医院和专科中心共有1万1230张病床。新加坡全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当中共有1万1733名医生(平均每470名市民有1名医生)、3万7618名护士(平均每150名市民有一名护士)、以及1905名牙医(平均2870名市民对应1名牙医)。

  促进公平方面,新加坡通过个人支付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每个人最起码都能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同时高收入人群还能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新加坡政府强力管控的同时,也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公、私双方医疗机构能够相互竞争,也促进了医院和医生之间的公平。

  提升效率方面,有数据显示,医疗机构该组之后,生产率提高了20%。古一苇和姚霞菁在《新加坡·公司合作引入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一文中写道,199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病人认为医院的服务质量好或极好。88%的病人表示愿意把自己就诊的医院推荐给亲朋好友。

  成本、覆盖面成疑

  说完优点,也要谈谈疑点。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主要有三大问题,分别是:覆盖面不足、成本较高、以及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负担偏重。

  第一,对特定医疗服务和特定患者人群来说,新加坡的医疗就覆盖不到。

  首先,虽然政府承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但是这个概念本身就有局限。保健储蓄计划不覆盖产妇第三台以上产科病房及相关费用,不覆盖长期护理。健保双全不理睬的项目更多,包括:先天畸形、整容手术、产科费用、堕胎、避孕、人格障碍、艾滋病等。另外,某些特定疾病的患者如果在加入健保双全计划之前就已开始接受治疗,将无法得到保障。这些疾病多为慢性病,包括:血液疾病、癌症、肝硬化、肺病、肾病等。

  其次,家庭主妇难以享受到新加坡医保体系的好处,中产阶级也有困难。一位家庭主妇如果没有正式工作,就很可能需要依赖丈夫或者子女把钱存入其储蓄账户,或者资源为她建立保健储蓄账户。否则这位主妇就无法得到相应的帮助。有统计显示,65%的老年妇女依赖自己已经成年的孩子提供财务支持,应对急性病。不过,如果孩子们同样经济拮据,这就可能演变成转嫁贫困负担的局面。受到系统性其实的困扰,在新加坡的马来人就容易陷入这一怪圈。另外,在新加坡当前的医疗体系面前,中产阶级家庭比想象中的要脆弱。中产阶级出身的孩子如果想要得到健保双全计划的保障,首先要被纳入父母的计划之内,并且需要父母额外支付一笔保险金才行。

  第二,新加坡医疗体系的成本增速颇高,值得关注。自1984年保健储蓄计划出台以来,新加坡每年的医疗保健支出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上涨,比此前的11%提高了2个百分点。高增长率背后,是技术更新和器材升级带来的价格上涨。

  新加坡雇员的人均存款率是他们工资的46%。得益于此,新加坡政府的医疗花费约为GDP的3%至4%,占政府总支出的8%左右。和欧美国家相比,这一数据相当惊人,但和相邻的香港和台湾(同为5%左右)差距并不大。所以,宏观上来看,新加坡医保体系是否“划算”,还很难说。

  第三,新加坡公立医院系统的财政负担较重,同样值得担忧。由于新加坡同时鼓励发展私营和公立的医疗机构,而私营部门医生的收费和收入迅速上升,引人注目,从而在人才方面给公立医院带来压力。为了留住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公立医院不得不提高补贴,并且由此面临着越来越重的财政压力。现如今,首席外科医师的年薪在公立医院接近40万美元,但在私立医院至少有80万美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新加坡是怎么搞医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