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路尔

标题: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早教课程学还是不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皮带    时间: 2017-1-3 11:47
标题: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早教课程学还是不学?

  


  不少二胎家长的很纠结学龄前孩子到底需不需上学前教育课程,家长们表示总听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上各种幼儿教育课程,自己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坚持不送孩子去上,但又怕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 下载次数: 27)




  面对市面上纷繁的幼儿教育课程,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可谓良莠不齐,我不敢苟同很多机构打出的口号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某些课程对幼儿成长的帮助。那么到底学龄前儿童,学还是不学?学,又该学点什么呢?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针对学龄前期儿童(3-6岁)的心理发展,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学”的是:

  1、主动“学习”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把人的社会心理演变划分为了八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即为初学期(3~6岁),而埃里克森认为人在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学习”的概念,但他们的知觉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都处在快速发展期,他们往往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他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孩子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因此建议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不要赶场去学习孩子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反而破坏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游戏中学,培养孩子主动学才是上策。

  2、规则意识

  学龄前儿童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行为受到父母或成人奖励或者惩罚的调控,即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提出的“客观责任感”。类似的还有,在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 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龄前儿童一般处于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的物质后果或是能否引起快乐(如奖励、惩罚、博取欢心等)的角度。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心的是置身于苦恼和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忧虑。

  因此在学龄前,父母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让孩子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在奖励或惩罚的同时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让他认知到规则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原因,即为什么获得奖励或者惩罚的原因,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

  3、情绪表达

  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中国俗话说3岁看老,其实就是指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个性开始逐渐形成,但仍存在着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不需要过多关注知识的学习,而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在遇到情绪状况时要与孩子多沟通情绪感受,分析情绪来源,寻找更多的情绪宣泄方式,让孩子能够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宣泄情绪,让情绪产生积极的功能。

  4、爸爸妈妈

  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其实都是在无意中产生的,父母的行为很容易就成为孩子学习的内容,他们的学习内容广泛,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都可能是他们获得的直接经验。与其让孩子去跟着陌生人学习,不如你和孩子一起学习,带着孩子与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尤其是你想让孩子学到什么那你就先做到什么,这是穿越时间的长河仍然不变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

  其实,学龄前的孩子并非一定要按照某种课程顺序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他在未来漫长的学习道路上始终可以走得轻松才是最重要的。要相信:也许现在隔壁家的孩子会背5个单词、10首唐诗,但十年后,你们的孩子就都会背500个单词、100首唐诗了。但孩子主动学习的欲望、规则意识、情绪表达、父母的表率是错过了这个年龄就很难再去追回的该“学习”的内容。

(, 下载次数: 27)










欢迎光临 欧路尔 (https://www.oluer.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